background image

在 PACE 方法中,核心小组用结构化开发流程开发产品,这将确保一致性,并避免小组创立各自的流程。基

于一个通用的结构化流程,就可以使用通用的周期时间指南并为持续改进打下基础。

按照 PACE 的方法,一个结构化开发流程包括几个等级。在阶段评审流程所提供的框架中,一般有 15—20

个主要步骤来定义一个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每一步又分成 10—30 项任务,规定每一个步骤如何在公司里

得以实施。这些任务又为每一个步骤定义出标准周期时间,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基本步骤编制进度表、预估资
源需求、制定计划及进行管理。

每一项任务还可进一步细分成各种各样的开发活动。根据任务的性质,每一步骤的开发活动数量从几个到
30 或 40 个不等。总的来说,各步骤与任务永远适用于各种项目,而开发活动则因项目不同而不同。

4、开发工具与技术

各种设计技术,例如质量功能配置(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装配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 DFA)和可制造性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DFM),能促进产品成

功并达到相应的运行效果。然而,这些技术中没有哪一个能单独地解决产品开发中的所有问题。

举例来说,一个规模宏大、部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选择 QFD 作为其最终的解决方案。公司投入巨资来培训

全公司人员的设计技术,并培养了内部 QFD 专家和顾问,进行相应的宣讲介绍。9 个月后,产品开发仍不见

起色,项目小组也就解散了。由此,QFD 技术受到不公正的指责,这只是因为人们期望有一项技术能弥补整

体综合方案的缺乏。

在过去的 5—10 年中,许多新型自动设计工具已被开发出来,它们可以极大地辅助产品开发流程。这些工具

包括计算机辅助工程(CAE)、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模拟工具以及用于项目计划、

进度和决策的工具。同样,没有单独的一种工具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办法。每种工具都可以更大地提高工
作流程的生产率,但所有的工具都需要一个结构化的流程,这是一个先决条件。

至于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使用,我们发现,许多公司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要么是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或工

具,要么是使用效率不高,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整体产品开发流程。特别是,下列问题比较普遍:

·设计技术效率低下,因为不能很好地融入清晰的产品开发流程。
·人们期望某一种设计技术,如 QFD,能解决所有产品开发问题。
·因为没有使用恰当的设计技术,造成新型产品不可制造或不耐用。
·因为没有使用自动化工具,导致产品开发时间比应花的时间要长。
·因为产品定义不断变更,导致自动开发工具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PACE 流程没有给新技术或新工具下定义,其关注的焦点是在整体产品开发流程这个环境中,适时地运用合

适的技术或工具。PACE 描述了一系列技术设计和自动开发工具,并表明了它们是怎样适用于该流程的。

5、产品战略流程

产品战略是新产品开发的起点。通过产品战略,公司定义了要开发的产品的类型、如何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

的产品、如何将新技术引入新产品以及开发新产品的优先顺序。

选择开发的产品应与整个产品战略保持一致,但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产品战略常常没有被定义或表述清楚,
即使在公司内部组织过非正式的讨论。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产品战略,开发人员在提议新产品及执行开发项

目时就必须进行猜测,他们往往是通过反复试验才得知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

有时产品战略与开发项目相离太远,以至于前者仅是一纸厚望,对于实际选择的项目没有任何作用。有一家
公司,压倒一切的战略目标就是去开发多种新产品。当再无其他指导,或在缺乏产品思想的评估框架和优先

顺序的设立框架的情况下,许多项目是根据开发人员个人或经理们的提议下启动的。尽管有的取得了技术上
的成功,但这些项目中的大多数永远不可能完成,或永远不能商品化。该公司的 CEO

告诉我们说, 如果我

早知道他们都在做些什么,我会尽早制止他们。他们的大多数项目与我们的战略并不一致。

我们的经验表明,产品战略制定和交流的常见不足之处如下:
·公司将眼光过分集中于个体产品,而对产品平台的重视不够。
·公司里没有人明确负责产品战略。
·既然产品战略没有一个正式流程,它往往成为年度预算流程中的一项表面工作。
·由于公司不能有效地评估其产品战略机遇,开发出了平庸的产品。
·产品战略过时,原因是将眼光集中在当前而非将来顾客的需要和市场潮流上。
·由于产品战略是内部驱动而非客户驱动,因而造成产品不具竞争力,竞争性分析肤浅,竞争定位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