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的角度确定干栏式建筑的抗压标准和受力规格,增强干栏式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
使用年限。最后,建立干栏式建筑专项补贴、专项贷款机制,明确奖惩机制,激发群众保
护干栏式建筑的积极性。
  最后,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作用。广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创造了大量有利于保护干栏式建筑的习惯法。首先,在广西少数民族村寨,凡是建造干栏
式房屋,都由乡亲无偿互助完成;其次,广西少数民族在村寨和木楼防火方面形成了喊
寨、用火禁忌、义务救火及对失火者进行处罚等制度;最后,少数民族还自发制定了大量
保护鼓楼、风雨桥等干栏式建筑的乡规民约。这些民间相传已久、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为干
栏式建筑的保护奠定了民意基础。发掘和尊重这些习惯法,可以弥补国家法律的漏洞与不
足,对保护干栏式建筑发挥特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广西文化图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68.
  [2]孙杰远,刘德怀.黑衣壮干栏文化及教育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3]江波,黄露,谭点.广西壮族干栏建筑对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运用探究[J].艺术与
设计(理论版),2010,(3).
  [4] 崔丹丹,杨大禹.侗族与傣族干栏式民居比较分析[J].华中建筑,2010,(5).
  [5]吴忠军,周密.

——

壮族旅游村寨干栏式民居建筑变化定量研究

以龙胜平安壮寨为

例[J].旅游论坛,2008,(6).
  [作者简介]陈凡、袁翔珠、骆良松、张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