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月份;历年最热月,一般为

6 月、7 月或 8 月份,仅个别地区个别年份为 5 月份;累年最冷月,绝大部分

地区为

1 月份,仅个别地区为 2 月或 12 月份;累年最热三个月,一般为 6 月、7 月和 8 月份。

  第

2.1.19~2.1.20 条 不保证天(小时)数

  关于统计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不保证天数和不保证小时数的规定,是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特有的,美国

ASHRAE 等权威性英文著述采用的是保证率和不保证率的概念,因

此,没有准确的英文对照词可资借鉴。为慎重起见,根据本标准全国审定会议裁决不予推荐,暂时空缺。

  第

2.1.21 条 滑动平均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统计和确定采暖期时须应用滑动平均的方

法。为有助于本条术证明释义的理解,现以日平均温度系列为例,说明

5 天滑动平均温度的统计计算方法,

如图

2.1.21 所示。 

  

 第 2.1.22~2.1.23 条 辐射强度、辐射照度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对这两条术语作的定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辐射强度是指辐射源在单

位立体角元内可发射出的辐射功率;而辐射照度则是指被辐射体在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到的辐射功率,二者

的内涵是不同的。由于通过一定距离的衰减,二者的量值也是不同的。为了适应这一概念的更新,避免发生

混淆,同时列出这两条术语以便对照比较。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据此已将以前惯

用的太阳辐射强度一词正名为太阳辐射照度,本标准的有关条目也是这样定名的。据了解,

1988 年科学

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学名词》(基础部分),将辐射照度一词定名为辐照度。现行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对这

一术语的命名是辐

[射]照度,方括号中的"射"字在不致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必要时也可保留。考

虑到本专业的习惯叫法,为了与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保持一致,本条术语仍定名

为辐射照度,这样做还可以与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称谓相呼应。这两条术语的英文对照词是国际上通用

的。

 

  

 第二节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本节选列的各项有关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条目,都是设计计算中经常遇到的,条文中已给出了明确

的定义或涵义,基于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已在本标准的第九章第二节中的有关

条目作了解释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第二,不论工作地点还是作业地带,都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因此,将

其空气温度和空气流速分别定义为平均温度和平均流速;第三,将室内工作地点或作业地带的空气在单位

时间内沿一定方向移动的距离,统一定名为空气流速,与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

有关术语称谓有所不同,但概念是一样的,第四,将空调房间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分别列了

两条术语,并将区域温差一词也纳入到本节中。所谓室内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乃是室内温度允许波动范

围和室内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的简称。

  

 第三节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

2.3.2 条 定时温(湿)度

  我国现行《地面气候观测规范》统一规定各 地气象台站每日

4 次定时观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8、14、20 时,但 50 年代曾经采用过北京时间 1、7、13、19 时,故在本条术语释义中指明这两种定时温

(湿)度观测值都是可以应用的。

 

  第

2.3.3 条 日平均温(湿)度

  气象观测及统计结果表明,每天

4 次定时温(湿)度的平均值,作为日平均温(湿)度,就空气温度

而言,二者相差在

0.5℃以内。气象部门的观测报表实际上是按 4 次定时记录统计日平均值的。本条术语的

释义既给出了比较准确的统计方法,又提及了比较简化的统计方法,二者都是可行的,也都是可靠的。

  第

2.3.9~2.3.10 条 极端最高(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