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4、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各国企业的目标、 组织方式千差万别。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
源与这些目标、方式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而一国激烈的国内竞争,有利于促
进创新,促使企业走出国门,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成功。
竞争优势论为贸易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思考:改善贸易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
工。先天因素

——资源禀赋,固然重要;后天优势——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如今,出口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技术与方法来生产这种产品,贸易结构的优
化,也不再是简单的农轻重的比例问题。这里面不仅存在着一个量上的考虑,更存在着一个
质上的要求。然而,如何培育高级要素,如何使消费者变成挑剔的、具有高品位的

“信息提供

”,这不仅有历史的、传统的因素,更依赖于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政府的

作用便不可忽略。这不仅表现在实施国民教育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其他三个因素的影响上。
波特主张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强基础设施
的投入,加快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为企业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19 世纪初,德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等都有所发展。

但与当时处于

“世界工厂”地位的英国相比还相当落后,受英国廉价工业品的冲击很大。为此,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于

1841 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幼稚工业

保护理论。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的

“比较成本说”的观点存在错误。因为按比较成本原理购买

国外的廉价产品,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有利可图,但实际上却影响了本国该产业的发展,从
而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步。而如果放弃这种短期利益,对这种幼稚工业实行保
护政策,虽然一开始该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但经过一段时期,不但本国的产业可以得到充
分发展,而且生产力提高后,商品的价格也会下跌,甚至会低于外国的进口价格。李斯特认
为,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在李斯特的影响下,通过保护政策

的扶植,德国经济在短期内有了迅速的发展,终于赶上了英国。
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向来就是国际贸易领域里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自由贸易成为当今世
界主流的情况下。我们也应当看到,自由贸易存在许多负面效应。对于竞争力不强的发展中
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往往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一些新兴的工业往往会被外国产品

“扼杀在

襁褓中

”,甚至根本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便也难以升级。但是,保护有

“保护先进”与“保护落后”之分,即使保护幼稚产业,也应是有条件和有期限的。
(四)地区经济新贸易保护理论。蒂姆

·朗与科林·海兹合著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自由贸

易政策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例如:自由贸易导致过度竞争,造成全球失业人数增加。他
们主张新贸易保护主义,

“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

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面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
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

”他们认为实行地区经济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可以减少由于自由

贸易而引起的过度竞争,充分利用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资源,防止发展中国家为鼓励出口
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本国资源性或低附加值的产品,促使产品的附加值在本国形成,
从而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提高其对外竞争实力;同时,实行保护政策还有利于世
界环境的保护,防止发达国家将造成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国外。
实行地区经济合作具有两面效应:既可以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方式,

 又可能成

为地区经济保护的手段。

 AthanasiosVamvakidis 认为,一国在向全球开放市场之前,先在同

一地区内实行自由贸易比直接向全世界开放市场更为有利。并且用实证分析表明,与开放的、
发达大国为邻的国家能够取得比与封闭的、不发达的小国为邻的国家更快的发展。从而得出
结论,如果地区经济能够促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开放,则这种地区间的经
济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

Vamvakidis 同时认为,60 年代与 70 年代的许多区域经济一体

化之所以没能取得经济增长,

 就是因为这些区域经济大多数是南南合作。根据 Vamvakidis

的这一观点,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应与发达国家结成联盟,充分享受发达国家的

“溢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