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装产品进口配额的限制和对中国服装产品在技术、安全、准入等方面重重设障。大
量向国外低价竞销服装制品也易引起被销国政府和民众的反感与报复,激起不
必要的民族矛盾,如

2008 年 2 月,俄罗斯查抄了莫斯科

“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

物;

9 月 17 日更是爆发了震惊世界的

“西班牙烧鞋事件”,这些无疑给中国服装

企业敲响的警钟

——靠低价的“竞销”之道是否应该让位给靠品牌的“畅销”之路

了!

作为一个服装大国,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

成本。但是,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正在国际纺织服装
市场上迅速崛起,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我国输往美国的纺织
品价格与印度相比,每平方米要高

1 美元左右,因此许多美、欧老客户已开始将

业务转向印、巴等国。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长期忽视产业升级对劳动
力资源优势的放大作用,是造成我国服装质量、品牌创新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
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面对国际国内买方市场条件下逐步加剧的竞争局面,中国服
装业传统优势地位正逐步失。并且自我国加入

W TO 以后,虽然困扰服装出口多

年的关税、配额等贸易障碍有望消除,但支撑我国纺织业的劳动力优势将有所减
弱。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
的标准等手段,设置的一系列绿色壁垒障碍限制产品进口。发达国家构筑的

“绿

色贸易壁垒

”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重大障碍。在国际市场上

中国服装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自身国家一些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具有占世界

五分之一的人口,市场潜力巨大。但因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我国经济自改革开
放以来才有了迅猛的发展。也就具有了与别国相比不同的特点:

2.2.1 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市场竞争模式逐步转变

1、梯度转移初见端倪,省内流动仍是主流

我国主要服装产区仍然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近年

,一些沿海城市的人均 GDP 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

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

,继续发展劳动

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困难重重

,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然而目前

的梯度转移主流仍然是 省内流动 。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
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

,

省内的 内陆 地区

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企业对于生产转移通常持审慎态度

,“异

乡 办厂的前期通常会 水土不服

,地方的政策和观念意识往往成为转移胜败的

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较难预测的风险成本

,企

业势必权衡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来进行目标地的选择。

2、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

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大多是以单一品种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点

,各区域有

自身特有的优势。目前

,企业已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力求将区域和企业优势做强,在

优势较弱或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领域理智地寻求合作。区域交叉合作应运而生。如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