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4) 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使孩子心理负担加重。

家长对孩子存在着 过高的期望、过份的溺爱、过度的保护和过多的干涉 ,这是
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

 学校因素

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下学生随

时都受到竞争失败的威胁,导致心理超负荷运行。在初高中阶段的孩子,无论是
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还处于发育和完善的过程,这时候他们被动性强,主动表现
的意识较弱,对竞争失败的承受力比较差,心理上还十分稚嫩脆弱;而恰在此
时,他们面临着升学的激烈竞争,为了夺得高分数,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
背,缺少获取知识的乐趣。这是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学校方面的主要原因。
5,社会、文化因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其社会地位也在

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果过于剧烈,他们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会对他们的
心理健康形成危害。

学习上,总关注成绩的优劣;与人交往上,更注意交往对象的品质;孩子

处于青春期时,家长还更注意交往对象的性别等等。过去孩子的活动都与家庭成
员有联系,接触到的主要是父母和亲属,而现在马上转向与同学之间的联系;
过去是爸爸妈妈对自己进行教育指导,可以耍小性、闹脾气,甚至自己说了算,
现在上学了,教师成了最大的权威,要听老师的,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
转变。在这个转变面前,如果一个孩子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环境提出的种种新的要
求,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佩服,这个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正常的;如果
这个孩子离开父母或原已有感情的老师就感到苦恼和失落,对陌生环境较难适

 

应,就可能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影响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根源
有专家研究认为,在中国人的人格系统中存在着源自文化的人格弱点。

(1) 文化缺陷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多经历四个方

面的训练:依赖、求同、自抑、忍让。这些训练内容与人们存在着心理障碍最为突
出的四种症状即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及社交恐怖症的形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
关联。

 依赖训练:在我国,作为父母十分关注下一代的发展,他们常常为了帮助

子女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发展为代价。因此,使子女一代缺少独立发展的机
会。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一旦面临无以依附的境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焦
虑、恐慌、退缩等神经症倾向。

求同训练:从众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突出的特点之一,由此产生求同训练。

求同即是墨守成规

抑制自我。青少年学生在求同训练中形成刻意追随众人的趋向,人云亦云,

随大流,而且不断地束缚自我。求同训练的实质是非个性化,其结果必然导致刻
板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容易在青少年中产生强迫性观念和强迫性行为。

自抑训练:自抑训练抑制了本能欲望的正常表达,使人的原始驱力达不到

必要的升华或宣泄,从而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等神经症倾向。

忍让训练:是由中国文化的自谦性决定的,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称得

上是社会生活里最重要的内容,社会上司空见惯的极为复杂的交往准则使青少
年在精神上处于紧张、傍徨不安的状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