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

 

高压电机运行管理

在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

调试。调试运行设备是在施工单位人员的操作下,按照正式生产或使用的条件和要求进

行较长时间的工作运转,与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对比。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

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能性,对设备性能作一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

与设备制造出了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对设备工程的质量作出评价。在实际工作中设备

的试运行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异常现象,使电动机起动失败而跳闸,较大容量的电

动机机会便多一些。为了便于事后分析,而电机起动之前,我们就应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尤其是大型电动机更需要重视)

 

,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一)设备缺陷管理

为了全面掌握高压电机的健康状况,应在发现电机缺陷时,尽快加以消除,努力

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是为安排电机的检修及试验等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必须认真

执行以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凡是已投入运行或备用的高压电机均属设备缺陷管理范围。

按对所拖动设备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高压电机缺陷可分为

I、II、III 类:I 类缺

陷是紧急缺陷,它是指高压电机故障导致所拖动设备不能投入运行或严重时导致生产

装置停产者,如电机定子绕组绝缘击穿、电机断轴或动力电缆绝缘击穿等,必须立即组

织处理或上报分公司电力调度和相关专业人员。

发现缺陷后,应认真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根据其性质和情况予以处理。发现紧

急缺陷后,应立即上报分公司电调及大队专业,大队专业应积极组织协调处理。发现重

大缺陷后,应向电气负责人汇报,尽可能及时处理;如不能立即处理,务必在一星期

内安排计划进行处理。发现一般缺陷后,不论其是否影响安全,均应积极处理。对存在

困难无法自行处理的缺陷,应向电气负责人汇报,将其纳入计划检修中予以消除。任何

缺陷发现和消除后都应及时、正确地记入缺陷记录簿中。缺陷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设备名称和编号、缺陷主要情况、缺陷分类归属、发现者姓名和日期、处理方案、处理结果、

处理者姓名和日期等。电气负责人应定期(每季度或半年)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对设备

缺陷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最佳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不断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