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要涉及的是过程。这实际上表明了人们建筑观念的一种转变:人们对建筑的关切的中心正从
追求

“结果”走向体验“过程”。 

  

 

  

2.3 审美变异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古典美学和现代建筑美学受到空前严峻的挑战:后现代建
筑一反现代建筑初衷,推出了尊重传统追求含混于复杂的美学思想;晚期现代则把现代主
义理论推向了极端,他们借助当代高科技成就,用极端逻辑性和高度夸张的手法,追求新
颖的审美效果。随着解构主义的异军突起,传统西方美学再次受到反叛者的攻击,他们摈弃
和谐统一的美学法则,肯定非逻辑性的偶然机遇,追求冲突与破碎之美。这种对现代主义建
筑美学的核心框架

――理性的否定使得当代建筑美学领域出现了软化变异的趋向。 

  

 

  众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实例可以清晰的意识到审美观的这种复杂化和多元化。事实上,我
们经常发现自己已经步入美学迷宫

――很多优秀的作品经过经典美学观念的分析后,得出

的结论却是拙劣无比。这些都说明了在建筑创作领域已经出现了

“审美变异”现象。 

  

 

  

“审美变异”概括起来说,是指当代建筑创作领域出现的,对现有经典美学的反叛和质

疑现象。它包括美学范畴、审美理想、价值取向、审美评价标准等观念体系及艺术手法的变革。
如果从哲学高度来看到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变异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否定理性,
通过非理性因素的渗透来构筑新的美学体系;其二,是肯定理性又部分的超越理性,从而
引进与传统美学性质迥异的新要素。前者包含了更多的

“质变”成分,后者则更多的表现为一

“量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各民族不同文化
现象的共时性存在。而这些文化哲学观念也深刻的影响了建筑创作领域,从而产生了追求大
同的国际式建筑文化,其主要思想就是要反对和排斥所有民族、地方文化而追求建筑的普遍
性和同一性,并一度成为国际式建筑的方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各
种文化均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科学技术并非是万能的。

“国际式”的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

的抵制,而

“文化共生”的观念得到了赞赏。建筑的硬美学特征逐渐软化,多元化不再是简单

的几何形式上的多元,而包括了更进一步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上的多元,

 

  

 

  建筑中的这种多元审美价值观的确立,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单一的审美模式:建
筑表现

“功能”这一世界大同的内容,被有地区性差别、历史观和技术观差别的“文化”所替代。

同时,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兴起,使建筑呈现了各异的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
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等等各种的流派之间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手法之间的差异正
是体现了这种变异软化后的多元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外文译著: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美]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编著,罗福午、英若聪、张似赞、石永久译:高层建筑设

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美]凯文・林奇编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