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A、管理用户接口,处理应用逻辑;

  

B、产生数据库请求,并向 GIS 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从 GIS 服务器接受结果;

  

C、格式化结果,并发布给用户;

  

·GIS 服务器相应的功能为:

  

A、从客户机接受数据库请求;

  

B、处理数据库请求;格式化结果,并传送给客户机;

  

C、维护数据库;由此可知,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 GIS 系统,客户机执行前端处理,服务器执行后

端处理。它把整个系统的负担在客户

/服务器间进行适当的分配,在客户端运行应用程序符合实际应用多

样性的需要,而对于整个系统的基础 数据库则集中于服务器,便于数据库的维护。这种结构具有强壮的

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因此,这种模式的

GIS 系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

Client/Server 的结构的开发和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其客户端变得越来越臃肿,系统的使用

也较复杂。

  

Web/Internet 模式的 GIS 系统图示如下:

  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所完成的功能基本上与

Client/Server 模式下的功能是一致的,t 它实质上是

Client/Server 技术与 Internet 技术相结合的成果,这种模式不仅利用了基于 Web 的 Internet 结构的

简便和灵活性的特点,而且应用

Client/Server 技术大大地强化了其事务处理和安全性、完整性约束能力

从而实现了真正业务相关的

WebGIS。

  较早的

WebGIS 开发方法是采用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通用网关接口)和 Server 

API(扩充的 CGI 工具)来建立应用程序和 WebGIS 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其实现方式正如前图中实线框

所示。但是典型的

CGI 操作方式非常繁琐、低效,而且,CGI 机制本身有很大的缺陷,它对每个 TCP/IP 的

请求,都生成一个

CGI 进程进行处理,随着同时的 TCP/IP 连接数目的增加,Web 服务器会过载。更糟得

是,生成的许多

CGI 脚本是解释性的 shell 脚本,它比编译后的代码的运行速度要慢得多。经过各种扩充

CGI 工具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各种方案都需要通过 HTTP 和 WWW 服务器来协调客户机和

WebGIS 之间的交互,并且交互的基本手段仍是 HTML 表格。所以,这种方式对于需要大通讯量的
WebGIS 系统显然是不合适的。

  为此,

1996 年,Microsoft 公司在 OLE2.0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DCOM/ActiveX 技术。

  

DCOM/ActiveX 规范使得客户机对象和服务器对象之间能够直接对话,不再受 CGI/HTTP 瓶颈的约

束。具体实现方式是:

  

·以 Visual C++或 Visual Basic 等工具实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