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二)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原理

 

  

 

  非线性系统是不符合叠加原理的一类系统,可导致多样性与复杂性。混沌与分形等复杂
现象也只能在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经济系统(包括金融市场)本质上是非线性系统,系统内
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现
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金融活动的正反馈、负反馈、和正负反馈复合的反馈环。

 

经典的金融均衡理论是在牛顿静态力学的线性范式下展开的,认为金融时间序列遵从

线性随机过程,同时将不规则涨落归咎于系统外部的

“白噪声”(White noise,外部随机扰

动),并假定金融系统本身是运行于线性稳定区内的。同时,具有同质性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是金融均衡理论分析的基石,这样的分析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
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市场复杂性。

 

  从非线性经济学来看,线性分析和牛顿近似法是一种历史决定论的工具,根本无法描
述复杂多变的金融现实情形。金融系统中的时间不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不确定性的存在
使金融市场本身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非对称的供给需求、
非对称的经济周期波动、信息不对称性、货币的对称短缺(符号经济与实物经济并非一一对
应)、金融变量迭代过程中的时间延滞、人类行为的

“有限理性”等都是非线性特征的表现。所

以,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特征的非线性系统不可能被化整为零地加以求解与加总,
只有使用非线性理论,才能科学地描述金融市场的真实演化过程。

 

  

 

  (三)金融市场的内随机原理

 

  

 

  长期以来,金融经济学理论将金融市场波动归咎于外部随机扰动因素,然而这并不能
解释现实金融市场出现的美国股市

“黑色星期一”等种种“市场异常现象”。而根据混沌理论,

一个确定性系统也可以产生貌似随机的结果,并在内部作用力与外部压力的相互作用下易
失去介稳性,从而出现系统突变等行为,复杂系统的随机性与多样性表现可以来自确定性
系统内部(

“内生现象”)。混沌理论的这一观点不仅可以有效地解释金融市场的日常波动行

为,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市场的突变行为(如金融危机等)。

 

  当把金融市场视为复杂系统与混沌系统,那么它的随机性、突变性就可以看成是金融市
场内在非线性机制产生的结果,而不必从外部寻找随机事件的

“冲击”力。当系统内部的控制

参数不断改变,金融系统将可能从稳定状态过渡到不稳定状态或混沌状态;当内部控制参
数达到系统突变的阀值时,金融市场的资本能量处于一种高度积累和对扰动高度敏感的状
态,系统极易发生突变造成金融市场的急剧质变甚至酿成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的内随机性要求对金融市场的认识首先要从金融系统的内部及其与外部的关
系入手,把握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通过对系统有序参量的控制和对

系统结构关系的改变,达到控制金融市场状态的目的。

 

  

 

  (四)金融市场的动态非均衡原理

 

  

 

  均衡与确定性是经典金融经济学(新古典理论)追求的目标,这是金融学研究在遵从
机械因果决定论、牛顿时空观、线性法则下的必然结果,它把不确定性与非均衡逐出金融学
研究的常态之外。这样,经典的金融学体系就陷入两难境地:其公理化分析只有排除不确定
性和常态的非均衡才有可能进行,而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却要求金融理论只有考虑到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