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次为灰黑色,机械强度大(硬度

>3)。 

  (

4)化学组成成分:钒及有机物质:碳、氢、氧、氮等。 

  

4.2 钒、石煤矿体共(伴)生组合关系 

  矿区石煤与钒矿共同赋存于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地层中,严格受地层和岩性控制,矿
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南东,矿体倾角随地层倾角变化而变化。

 

  石煤与钒矿可以是同体或部分同体共生(为主),也可以是异体伴生(次要),且石
煤的厚度远大于钒矿体厚度。

 

  根据钒、石煤矿取样测试结果,石煤单样发热量小于

800KCal/Kg,钒单样品位一般

0.00-0.45% , 最 高 达 1.20% ; 石 煤 单 样 发 热 量 在 800-1000KCal/Kg , 钒 单 样 品 位 0.10-
1.50%,局部最低为 0.05%;石煤单样发热量大于或等于 1000KCal/Kg,钒单样品位 0.10-
1.30%,局部最低为 0.03%。综上所述,石煤发热量与钒品位二者关系不明显,总体表现为
石煤发热量较高的矿层中,钒品位较好,且矿化连续,二者相互依存(见图

2)。 

  

5 找矿标志与矿床成因浅析 

  

5.1 找矿标志 

  (

1)地层标志(直接找矿标志):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

∈1X)。是本区钒矿(共/伴

石煤矿)的主要赋存的地层。

 

  (

2)地层标志(间接找矿标志):矿层底板:为震旦系上统留茶坡组(Zbl)。矿层顶

板:为震旦系下统南沱组(

Zan),与矿层呈断层接触。 

  (

3)岩性标志:钒矿主要赋存层位,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

∈1X):主要由灰黑—黑

色硅质炭质板岩、炭质板岩组成。

 

  震旦系上统留茶坡组(

Zbl):下段:主要由硅质岩组成。岩石成分以石英为主,见少

量蛋白石和玉髓,夹少量硅质板岩、薄层炭质板岩及白云岩透镜体;

 

  上段:岩性有含炭质硅质板岩,夹硅质岩及硅质炭质板岩,岩粉稍污手。厚数十米的,
为矿区的次要钒、石煤矿的赋存层位。

 

  震旦系下统南沱组(

Zan):为一套海相冰水沉积碎屑岩,岩性为灰绿色冰碛砾泥岩、

含砾砂质板岩。偶夹绢云母板岩、变余砂岩及白云岩。

 

  (

4)矿物标志:主要矿物:含钒水云母(即含钒伊利石),呈鳞片状,具珍珠光泽,

—中正突起,近于平行消光,D<0.02mm,具光性定向现象。 

  次要矿物:石英,粒径细小,

D=0.005—0.01mm 为陆源石英砂屑。有机碳,多呈丝状、

线状、片状顺层充填于水云母之间。

 

  

5.2 控矿因素 

  (

1)地层、岩性控矿:矿体产于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

∈1X),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

矿化带分布于一套黑色、灰黑色的富硅质、炭质泥质板岩中,地层、岩性控矿作用明显。

 

  (

2)变质及表生作用控矿:在区域浅变质作用过程中,对钒矿具有一定的改造富集作

用,其作用不明显。但地表的风化作用使炭质大量流失,同时钒元素也流失,品位有降低的
趋势。槽探工程中,强风化地段钒品位普遍低,半风化带钒品位相对稳定。

 

  (

3)构造作用控矿:本类型钒矿的构造作用控矿不明显,但后期构造活动对矿体具有

一定改造富集作用,在断裂、裂隙发育处,钒矿体明显变富。

 

  (

4)岩相、古地理控矿:寒武纪早期,本区处于浅海海盆区,并具备静水、还原环境,

大量繁殖藻类、菌类、微生物等低等群生的定生生物和浮游生物,其物质来源十分丰富,形
成以碎屑沉积为主的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

∈1X),岩性为一套黑色、灰黑色硅质炭质板、

炭质板岩。

 

  当沉积环境相对稳定,物质成分均匀,在富硅质、炭质,高泥质岩石组合部位,

V2O5

品位高,矿体厚度大,连续性好;在贫硅质、富炭质、高泥质岩石组合部位,

V2O5 品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