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 矿区水文地质 

  

5.1 地表水特征和动态变化 

  地表水特征:矿区地势较高,矿体产出标高约

2140-2300m,东侧永平大河侵蚀基准面

标高约

1258m,高差达 882

―1042m。矿区西侧山脉为分水岭,区内斜麻箐沟常年溪流枯季

流量约

0.5L/s,其它沟谷雨季有水流,由北西向南东汇入永平大河。属山区径流,雨季流量暴

涨暴落,水质混浊,含砂量大;旱季则流量微小,水质清澈。矿区地表水侵蚀能力较弱,但
由于地势较陡,雨季强降水会形成暴涨暴落洪水,对沟谷岸坡及下游具有强烈的冲刷力和
侵蚀性,对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程度的破坏作用。

 

  动态变化:矿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流量随季节悬殊很大,雨后有时暴涨
成灾,旱季则近干枯。矿区内之地下水,流量亦随季节性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动态变化有
差异,随雨后流量的增减,一般滞后

2 月至 2 个半月。 

  

5.2 地层富水性 

  根据地层岩性和赋水性质,矿区地层可划分为四类含水岩组:

 

  (

1)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 

  赋存于

Qh 堆积层内,一般水量贫乏,富水情况受地形和季节控制,地形低洼封闭,

排水不畅部位及雨季含水量较大;坡面完整,排水便利地段含水量小。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
较大。

 

  (

2)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 

  水量丰富的含水层:

T3w。受澜沧江断裂的影响,受动力浅变质作用,构造裂隙发育,

面裂隙率

5.4%,张开性好,含较丰富的地下水。枯季常见泉水流量大于 1 升/秒,地下径流

模数大于

3 升/秒

•平方公里,地下水化学类型 HCO3-Ca 型,矿化度 0.06-0.15 克/升。 

  水量中等的含水层:

T3m。面裂隙率 1.55-2%。枯季常见泉水流量 0.01-0.1 升/秒,地下径

流模数

0.5-1 升/秒

•平方公里。地下水化学类型 HCO3-Ca•Mg 型,矿化度 0.12 克/升。 

  水量贫乏的含水层:

J3b、T3s2。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面裂隙率 0.25%左右。枯季常见

泉水流量

0.05-1 升/秒,地下径流模数 1-3 升/秒

•平方公里。J3b 地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

HCO3-Ca,矿化度 0.02-0.26 克/升;T3s2 地下水化学类型 HCO3-Ca 型,矿化度 0.02-0.79 克
/升。 
  (

3)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层 

  水量中等的含水层:

T3s1。面岩溶率 5-12%,地表岩溶形态密度 33-260 个/百平方公里。

暗河(大泉)流量

10-100 升/秒,地下径流模数 3-6 升/秒

•平方公里,地下水化学类型

HCO3-Ca 型,矿化度 0.06-0.26 克/升。 
  

5.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地下水补、径、排主要受降水、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等控制,既有区域的统一规律,
又有随地段的明显差异。

 

  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具区域性补给作用,层间通过岩层裂隙径流补给
另在沟谷地带,洪水季节地表水对地下水也有补给。在枯水季节,溪沟水流多渗入地下补给
地下水,至沟口主流附近再排泄溢出。

 

  地下水径流:由地势高的山岭、支沟上游,流向地势低的沟谷和下游,最终排泄于永平
大河,流程较短,径流坡度较大,排泄比较积极迅速。在河流阶地前缘多以潜流方式排泄;
在侵蚀凹岸和支流切割陡坡地段,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区内无人为开采地下水活动。雨季地
势低洼处岩土层偶见地下水渗出现象,旱季地表浅层的岩土体天然含水量小。

 

  

5.4 构造带地下水富集特征 

  在断层及褶皱构造带,地下水亦与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有关,为构造裂隙水。地质构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