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与不相似之间,掺入人们对色彩视觉心理要求即心理上的再现程度,才能对印刷品色彩再
现作出综合而全面的评价。
  如果就印刷色彩对原稿色彩的再现的接近程度来设定客观技术衡量尺度标准,应当包
括:印刷油墨色彩再现范围的测量检验,印刷灰色平衡再现的测量检验,印刷色彩对原稿
色彩绝对再现精度的量度检验,以及相对再现程度的测量计算。
  ③清晰度再现的评价:
  彩色印刷品的清晰度是图像复制再现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除去为表现影像的特殊意境
外,每个画面总应该有一部分层次(主体或背景)是清晰的。对印刷画面清晰度的评价也有
三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图像层次轮廓的实度;图像两相邻层次明暗对比变化的明晰度即细
微反差;原稿或印刷画面层次的分辨力,也就是其细微层次的微细程度是表现客观景物组
成物质本质面貌的,即所谓质感。
  

3.基于视觉的评价方法

  经过对人的视觉系统(

HVS)多年研究,人们从神经生理学、心理物理学等方面对视觉

系统功能的理解有了显著的进展。与图像质量相关的重要特性主要有:

Weber-Fechner 定律,

即刺激信号的可察觉阈值与背景强度成正比;调制传递函数(

MTF)为带通特性,最大响

应在

2-5c/d 之间;区域掩盖效应,即出现在过阈值背景上的信号可视度降低;视觉信号的

面积、频率和方向的多通道的分解性。
  通常导出一个与视觉相关的客观失真测度方法是,使用

HVS 的早期信息处理阶段,即

从视网膜通过光学神经、视交叉和侧膝状核到大脑皮层,将误差图像转换到

“感知域”中,使

得此时相同幅度的误差有相同的视觉感知度,最后用合适的距离测度将误差总和为一个失
真尺度。

HVS 和质量损伤种类的复杂性,给问题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过去一些学者曾利

用从相对简单的心理视觉实验所得到的视觉特性,诸如频率选择与掩盖特性,建立视觉模
型来进行质量预测。随着编码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及要求,对基于视觉的质量测度研究也
不断深入,并有了显著进展。
  

S.Karunasekera&N.Kinsbery 提出了针对损伤的失真测度。这种损伤常见于矢量量化和

DCT 编码方式中,由垂直和水平的边缘失真组成。先对人工合成测试图像进行主观实验,
通过调整

4 个参数:边缘幅度、边缘长度、背景亮度和背景活动性,测出边缘损伤的视觉敏

感度,并由此建立一个视觉模型。值得一提的是,视觉敏感度是以对刺激反应时间来度量,
而不是通常的视觉阈值方法,模型参数则由对定敏感点(

ConstantSensitivityPoint)的匹配

确定。预测垂直边缘误差的模型为(水平方向类似),边缘信息首先由有合适带宽的低通滤
波器从误差图像中提取,然后考虑活动性与区域掩盖效应,其中活动性掩盖由边缘周围的
N×N 方块加窗付立叶变换系数的加权能量和决定;接着进行非线性变换以适应 HVS 的非
线性特性,最后计算总的误差(取绝对平均)。在对实际自然图像的检验中,作者设计了一
些有相同的

MSE 但方块结构分布不同的图像,模型预测与主观测试吻合得很好,同时也表

MSE 不是一个好的失真测度。

  ①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图像降质对人眼视觉的影响是由人眼视觉系统的灵敏度决定的,而视觉灵敏度是由人
眼的视觉细胞决定的。此外,人眼视觉系统的灵敏度还受到图像局部空间频率的影响,大量
实验结果证明影响像素误差可视度的因素是误差周围的局部区域环境,而不是整个图像的
背景环境。
  根据上述视觉特性,人们建立了各种

HVS 模型,用以评价图像的质量.最典型的 HVS

模型如图一,它模拟了视觉感知的

3 个显著特性,即:视觉非线性特性(Weber 定律)、视

觉敏感度带通和视觉多通道及掩盖效应。
  ②基于视觉兴趣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