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h

i

高,转换层上部附近的墙体容易破坏,落地剪力墙或筒体易出现受弯裂缝,从而使框支柱的内力增大,
 对结构抗震不利。总之,转换层位置越高,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越差。因此,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 
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的大空间层数,设防烈度为

 7 度和 8 度时分别不宜超过 5 层和 3 层,6 

度时其层数可适当增加。另外,对于底部带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外筒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

 

构,由于其转换层上、下刚度突变不明显,上、下构件内力的突变程度也小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转换层设置高度对这两种结构的影响较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小,所以对这两种结构,其转换层位置可

 

比上述规定适当提高。当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中筒结构的外筒为由剪力墙组成的壁式框架时,其转换层

 

上、下部的刚度和内力突变程度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较接近,所以其转换层设置高度的限值宜与部

 

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相同。

2. 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控制

转换层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一般小于其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但如果二者相差悬殊,则会使转换

 

层下部形成柔软层,对结构抗震不利。因此,设计时应控制转换层上、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使其

 

位于合理的范围内。

(1)底部大空间为

 1 层时,转换层上、下部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 

γ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γ = 

G

A

h

2

G

A

h

1

G

A

2   

h

1

G

A

1   

h

2

(9.1.1)

A

i  

A

wi  

C

A

ci

C  

= 2.5( 

h

ci 

2

i

(

= 1,2) 

(

= 1,2)

(9.1.2)

(9.1.3)

式中,

 

G

 

G

分别表示底层和转换层上层的混凝土剪变模量;

 

A

 

A

分别表示底层和转换层上

 

层 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可按式(9.1.2)计算;

A

wi 

为第

 

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的有效截面面积

 

(不 包括翼缘面积);

A

ci 

表示第

 

层全部柱的截面面积;

h

h

ci 

分别表示第

 

层的层高和柱沿计算

 

方向的截 面高度。

当第

 

 

层各柱沿计算方向的截面高度不相等时,可分别计算各柱的抗剪截面面积。 为了防止底

层刚度突变,

 

γ 

值宜接近于

 1(较难实现),非抗震设计时 

γ 

值不应大于

 3,抗震设计

值不应大于

 2。亦即底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标准层的 1/3(非抗震设计)和 1/2(抗震设计)。

(2)当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

 1 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γ

可采用图

 9.1.3

所示的计算模型并按下式计算:

γ 

e  

=

Δ

H

1

Δ 

2

Δ

2

Δ 

H

1

(9.1.4)

式中,

γ 

表示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H

表示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图

 9.1.3(a)]的

 

高 度;

 

表示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图

 9.1.3(b)]的高度,其值应等于或接近于高度 

H

,且

 

不大 于

 

H

 

Δ

表示转换层及下部结构[图

 9.1.3(a)]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Δ

表示转

 

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图

 9.1.3(b)]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按式(9.1.4)确定的

 

γ 

值宜接近于

 1;非抗震设计时,

γ 

值不应大于

 2;抗震设计时,

γ

值不

 

应 大于

 1.3。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除应满足上述的等效侧向刚度比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楼层侧向刚度比要

 

求:当转换层设置在

 3 层及 3 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60%。 

这是为了防止出现下述不利情况,即转换层的下部楼层侧向刚度较大,而转换层本层的侧向刚度较小,

 这时等效侧向刚度比 

γ

虽能满足限值要求,但转换层本身侧向刚度过于柔软,形成竖向严重不规则结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