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
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
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高度的增加,
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抗扭。

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
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
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这种

“内核”空间构成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以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造

价相对低廉的优势,很快便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流行的空间布局形式。

尽管中央核心筒式布局的筒体周围的房间需要人工采光和机械通风,总会多少
给人带来不适感,但

“内核”式的布局形式及其变种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大

多数著名的超高层写字楼建筑也都采用这种形式。但是作为超高层住宅建筑,这
种内核式的布局存在着诸多不便利之处。

2.外核式:双侧外核心筒布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
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

“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第一次变革主要还是出于造型上的需要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如

 70 年代前后

出现的

“双核”构成模式。双侧外核心筒的布局,不仅有利于避难疏散,而且也使

高层建筑的外观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贝聿铭设计的新加坡

“华侨银行中心”和

日建设计设计的日本

“IBM 本社大楼”等等就是当年风行一时的双侧外核设计手

法的代表。

3.多核式:分散多个外核布局

第二次变革最先对核心筒提出革命性建议的是设备专业,他们认为随着建筑设
备的日趋增多和越来越复杂,如果把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从核心筒中分离出来,
可能会更有利于管理和维修。而

80 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

不断增加,导致了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甚至许多建
筑在竣工之后,仍然频繁地改造布线系统和增添新设备。智能化办公楼中的光缆
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以及中继装置等,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
这样,建筑上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便开始将

“核”分散化,分置

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
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
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
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其最典型的实例
就是丹下健三设计的日本

“东京都新都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