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国七大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海河、淮河、珠江、太湖流域

水利工程在农业上的效益:

1提高了江河防洪能力,初步控制普遍洪水灾害; 2提高抗御旱涝灾害

的能力,为农业丰产创造了条件;

3提供大量水资源;4促进了农业的增产;5初步治理了水土流

失,发展了牧区的水利建设。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

1、灌溉措施2、排水措施

自然中水分主要是: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影响水分交换的因素:

1、一类是气象因素,如风、温度、湿度、降雨等;2一类是下垫面因素,也就

是地理条件,如地形。土壤、地质、植被等

3、再一类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包括水利措施和农林

措施等

中国水资源特点

1水资源按人口占有量比较低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3水量在年内季节分配不匀,

年际变化很大

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壤中流

径流产生的机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

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土壤蒸发。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饱和水汽压差、温度、风、气压、水质;影响

土壤蒸发的因素:土壤因素和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包括: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质地和

结构、土壤色泽和下垫面的特性;气象因素包括:辐射、温度、湿度、风和降水方式

灌溉对作物外界环境及作物的影响:

1、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3

灌溉对土壤温热状况的影响

4、灌溉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5、灌溉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合理灌溉的措施:

1、制定合理灌溉的制度;2、修建完善的灌溉排水工程设施;3、采用良好的会先

进的灌水方法和技术;

4、实施正确的计划用水;5加强观测、实验研究工作等。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作物种类和品种、土壤因素、气象因素、农业技术、需水量和产量的关

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包括:水源和引水部分(主要是河流、水库、湖泊及井等和具有调节能力的闸

坝及抽水站)、输水配水系统(主要是固定渠道一般有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田间渠道

系统(具体指的是农渠以下的毛渠、输水垄沟、灌水沟、灌水畦和在这类系统中的小型建筑物等)、

排水泄水系统(由田间排水沟、排水农沟、斗沟等沟道和容泄区组成的)。

治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措施:

1、防止高地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向低地汇集;2、加速地面径流的排出;

3、加速地下径流的排出,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允许的深度范围;4、排除滞留在作物根系层土壤中的

多余水分;

5、改善土壤结构性,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加速土壤水的下渗和出流

排水方法包括:地面排水、暗沟排水、竖井排水

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

356.92Km

2

占国土面积的

37.1

﹪;水力侵蚀占161.22Km

2

;风力侵蚀

195.70Km

2

;年均产生土壤侵蚀总量

45.2亿吨。

中国耕地面积

18亿亩,其中3.17亿亩是坡耕地,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9

坡耕地和侵蚀沟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

1.气候(主要有降水、风、湿度、日

照);

2.地形:1坡度2坡长3坡形4坡向对径流侵蚀的影响; 3地质:1岩性2新构造运动;4土壤:

1土壤透水性2抗蚀性和抗冲性;5植被;人为因素:1、破坏森林、滥砍滥伐,放火烧山,是森林遭

到破坏,睡去了蓄水保水、调节气候的作用,而加速了水土流失。

2、破坏草原,过度放牧或盲目开

荒是草原遭受破坏,从而使草原走向沙漠化。

3、不合理的耕作,如陡坡开荒,顺坡直耕使表土遭

到严重的侵蚀,又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4、不合理的筑路、开矿,而这些地区缺乏合理规划,因而

常引起大型山洪和泥石流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特点:

1分布广泛、面积大;2侵蚀强烈,流失总量大;3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4

果严重,损失大;

5时空分布不均,差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