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格型号及绑扎要点、扩大头形式等内容。根据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桩孑

L 口应

设置高于四周地面的砼护壁。因此,除定桩中心点外,还要在桩外围砌导向圈。
导向圈的作用除了控制开挖范围外,兼首节出地面护壁的外模板作用。导向圈的
高度一般在

15~20cm,导向圈的内径为桩的设计直径加护壁设计厚度。导向圈

一般采用小红砖砌筑,壁厚一般为

120mm。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以

不拆除。
  桩口四周是否需要做围护一直以来是业界争议的问题。一些地方相关职能部
门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技术规程,其中就明确了桩孔四周需设
围护。但由于桩与桩之间空间的局限性和可操作性差,现场真正能做到桩口四周
围护的几乎没有。如果规范或规程制定得再完美,没有较强的适用性,将会成为
一纸空文。设围护的目的是防止地面工人和场内流动施工人员坠落。经过多年的
实践,使用井盖覆盖的措施更具有操作性。目前井盖使用最多的有两种做法,一
是用木模板和方楞钉制的井盖,另一种是用钢筋焊制的网片。井盖的边长应至少
为桩内径加

20era,即盖上后每边至少要大于孔边 10cm。钢筋网片井盖的外边钢

筋不应小于

 14,其它网筋不应小于中 6,网眼尺寸不应小于 lOcm×lOcm。无论

是木质井盖还是钢筋井盖,都必须设置固定用铰链,铰链的支点在浇筑第一节
护壁时用混凝土敷设在井口边。设置铰链的目的是防止井盖移动而成为无效防护

  挖孔桩使用的料斗应使用软质但强度又高的材料制作。当前现场使用的盛土
容器可以说五花八门,有的用竹子编制的粪箕,有的用塑料大桶,有的用尼龙
袋做的兜。竹制粪箕只有三个侧面,第四

i 酊是开口的,土体很容易滚落。塑料

桶由于自身较硬,一旦发生坠落会给井下人员形成致命打击。尼龙袋做的兜强度
不能保证,尤其是经过

3-4 个日晒以后,粉化严重,强度损失无法估算。以上三

种容器均不适合作为规范的容器。目前来说,宜采用帆布制作容器,且应经过工
厂规范生产。
  人工挖孔桩井下人员交通是人工挖孔桩工艺中安全风险最大的因素,却一
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无论是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还是职能部门制订的规范规
程等,都是采用

“软爬梯”解决垂直交通问题。现实中工人大都是通过简易物料提

升设备上下,而这是明令禁止的违章行为,极易发生事故。即使所谓的

“软爬梯”

经过现场实际测试也根本无法使用。由于软爬梯质软,只要一受力就会紧紧依附
在桩孔护壁上,使原本处于人脚中部的软梯横担自然滑至脚尖处甚至滑出脚底
板。换句话说人的脚根本无法踩住横担。经过多人现场实验发现,这种软爬梯无
法使用,反而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软爬梯不适用,只能使用硬质爬梯,但又不
能太重。对于桩深较深桩来说,爬梯的长

J 变相应很长,如果材质过重不适合人

力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合金材质的爬梯,每个爬梯的长度宜为

3m,爬梯之

间可以首尾相连,形成爬梯链。爬梯的相连设计应牢靠且方便连、拆。最重要的是
每个爬梯应在一个面设置

4 个支腿,用于支撑在护壁上,使爬梯的横担与护壁

面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爬梯紧贴护壁而导致人脚中部无法有效踩踏。参考设计如

2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