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因此

,

虽然控制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剪力墙开裂是确

定位移角限值的主要依据

,

但同时还应考虑与其它建筑功能

需求 、

经济性 、

规范的可执行性等综合因素 。

综上所述

,

允许

剪力墙在小震下有适度开裂

,

取接近于试验结果的上限值

(1/ 1100) ,

作为以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结构体系的层

间位移角限值

,

似乎比较合理 。

但考虑到与其他规范的协调

,

在“

新规范

"

,

在不区分装修标准后

,

1/ 1000

作为抗震墙

结构和筒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

1

 与弹性层间侧移角限值有关的几组数据

结构体系

计算值

试验值

实际工程值

原限值

建议值

备  注

框架结构

1/ 2000 ,1/ 800

1/ 2500 ,1/ 926

95 % < 1/ 800

1/ 450 (1/ 550)

1/ 550

填充墙适度开裂

剪力墙

1/ 5500

1/ 2500

1/ 3333

1/ 1110

95 % < 1/ 1100

1/ 650

1/ 1100

1/ 1000

不出现明显斜裂缝

2

1

4

 层间刚体转动位移所占的比重

建筑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层间位移

,

为楼层构件

受力变形产生的位移与结构的整体弯曲变形产生的层间刚

体转动位移之和 。

现在工程界对从高层结构总层间位移中扣

除由于基础转动或结构整体弯曲所造成的层间刚体转动位

,

已经讨论了多年

,

然而在规范中如何具体操作却是一个

仍有待研究的问题 。

从总体上看

,

建筑结构中的层间刚体转动位移具有以下

几点规律

:

①结构整体弯曲对剪切型结构层间位移的影响

较小

,

而对弯曲型结构影响较大

;

② 楼层整体弯曲产生的层

间刚体转动位移

,

是由结构底层逐步向上累积并在结构的顶

层达到最大

;

③层间刚体转动位移在总层间位移中所占的

比例

,

将会随着结构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大 。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如何扣除层间刚体转动位移

,

目前还

没有简便可行的办法 。

“新规范

"

中规定

,

在计算多遇地震作

用下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时

,

除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

,

不应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的影响

,

但对于

高度超过

150m

H/ B

> 6

的高层建筑

,

可以扣除结构整体

弯曲变形所产生的楼层水平位移值 。

2

1

5

 钢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钢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

日本建筑法实施

令定为

1/ 200

参照美国加州规范

(1988)

对基本自振周期大

0

1

75

的结构的规定

,

这次我国“

新规范

"

中取

1/ 300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

目前一般

是简化为层间弹塑性变形验算

,

因而大多数规范给出的容许

变形值一般是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

结构的整体倒塌或局

部倒塌

,

往往是由于个别主要抗侧力构件在强烈地震下的最

大变形超过其极限变形能力所造成的 。

因此

,

弹塑性变形验

算的变形限值

,

除了层间位移角限值外

,

尚应规定那些弯曲

起控制作用的构件的截面塑性铰转角限值 。

89

规范

"

规定

,

对高大的单层工业厂房的横向排架 、

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

0

1

5

的框架结构 、

底部框架砖房等

,

求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

本次“

新规范

"

增加了对板柱一抗震墙 、

结构体系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和

乙类建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要求 。

采用隔震

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

,

对隔震和消能减震部件应有位

移限制要求 。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

隔震和消能减震部件应能

起到降低地震效应和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

,

但对隔震和消能

减震部件应有位移限制

,

因此要求进行抗震变形验算 。

对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

(

部位

)

的弹塑性

变形计算

,

12

层以下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和填充墙框架结构 、

不超过

20

层以下且层刚度无突变

的钢框架结构和支撑钢框架结构以及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

房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外

,

要求采用较为精确的结构弹塑性

分析方法

,

可以是三维的静力弹塑性

(

Push - over

方法

)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

原则上讲

,

作为罕通地震下结构抗倒塌验算标准的弹塑

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应该取所验算结构类型中变形能力较差

构件的变形能力值 。

然而

,

许多实际结构是由各种类型的构

件组成的

,

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超静定结构体系

,

比如框

-

墙 、

-

筒和多肢墙等结构

,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

这些结构中

各构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内力重分布

,

部分构件达到其极限

变形或破坏并不意味着结构一定会发生倒塌 。

这一现象已从

许多震害实例和振动台试验的破坏现象得到证实 。

因此

,

构件的极限位移角来确定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

是较为可

靠的 。

3

1

1

 框架结构的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在框架结构中

,

由于柱子承受弯 、

剪 、

压的复合作用

,

变形能力一般比梁差 。

因此

,

框架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框架结构的抗倒塌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

89

"

采用的

1/ 50

限值实际上是

50

个剪跨比大于

2

1

5

的柱试

件的极限位移角的下限值 。

根据美国

UBC/ EERC

对大量试

验数据的统计结果

,

剪跨比大于

2

1

0

的柱的极限位移角也几

乎都大于

1/ 50

即使那些具有较小剪跨比或较大轴压比的

柱试件

,

也具有比较大的极限位移角 。

“新规范

"

中补充进行

的高轴压比的试验结果表明

,

即使设计轴压比增大到

0

1

9 ,

试件的极限位移角也有

1/ 40

国内近期有关文献中报道的

10

个试件中多数发生了剪切破坏

,

最小的极限位移角也有

1/ 30

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

,

是梁 、

柱 、

节点等部件变形

的综合结果 。

因此

,

采用梁

-

柱组合试件的试验结果

,

一般比

单柱试件能更合理地反映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能力 。

在修订

89

规范

"

中进行的六个弱梁型梁柱组合件试验

,

测得的极

限层间位移角分布区间为

[ 1/ 31 ,1/ 25 ] ,

平均值为

1/ 28

3

1

1

吕西林

,

:

建筑结构抗震变形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