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冯淑波 :动力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市场发展的前景

  我们可以看到 ,电动汽车与汽油车在各个方面

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究其电池的原因 ,电池主要

在比能量 、

功率和价格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们所

关心的是 ,能不能通过现有材料的开发 、

改进来达

到电动汽车用电池的要求 ,使得电动汽车的性能能

够接近汽油车的水平 。现分析如下 :

1、

电池比能量 。汽油汽车在满油出发时可以

跑近 900公里 ,而电动车却只能跑 230 公里 ,相差

3. 8倍 。考虑到本例中所使用的电池是镍氢电池 ,

如果换上锂离子二次电池 ,比能量会有较大的提

高 。但行驶里程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如索尼公司以

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为大于

200公里 (可能是汽车设计有差异 ) 。我们乐观的

估计一下 ,如果要使电动汽车能达到与汽油车相同

的行驶里程 ,电池的比能量至少要提高 2倍 。而根

据前面的理论分析 ,对于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来说 , L iN iO

2

、270mAh / g 和 3. 6V 电 压 所 带 来 的

972W h / kg的比能量就是其极限值 。但它比 L iCoO

2

的 540W h / kg的比能量提高了不到 1倍 ,因此 ,想用

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去应用到电动汽车上

是不合 适 的 。对 于 硫 电 池 正 极 材 料 800 ×2 =

1600W h / kg的比能量 (这是目前已经达到的比能

量 )进入动力电池市场还是可能的 。

2、

电池输出功率 。在车重相同的情况下 ,发动

机功率的大小直接决定汽车的加速性能和最大速

度 。与汽油发动机相比 ,电池供电的电动机的输出

功率还有所差距 。在目前的电解液只能在 4V 左右

工作的情况下 ,提高输出功率的方法只能是提高放

电电流 。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大电流的情况下 ,容

量 、

安全性能 、

循环性能等方面都会有较大幅度的

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锂离子在电解液和电极材料

中的扩散速度小决定的 。提高半导体的离子扩散

系数和电导率是十分困难的 ,锂离子二次电池经过

近 20年的研究在提高扩散系数和电导率上的经验

和成就也很不明显 。因此 ,为了使锂离子二次电池

能够做到大电流放电 ,改善电解液的性能也许是更

合适的办法 。

3、

电池使用量和价格 。目前由于电池比能量

过低 ,只能通过增加电池重量来弥补 。比如丰田电

动车使用的电池为 450kg。而桑塔纳 2000 的车身

重量才 1140kg。讽刺的是 ,丰田电动车的车重恰好

与桑塔纳 2000的满员重量相同 。丰田电动车成了

名副其实的“电池货车 ”

。大量的电能都用来运送

电池 ,而且 ,多用一公斤电池就要多支付一公斤电

池的费用 ,过重的电池和单位电池过高的价格使得

电动车的成本高居不下 。如果能使电池的重量降

到 100kg以下 ,电动汽车才会真正被市场接受 。那

就要求电池的能量密度再提高 4. 5 倍 。即使硫正

极材料也无法达到这种要求 。从这个角度看 ,也许

只有燃料电池能够完成成为电动车最终的解决方

案 。

总之 ,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动力电源领域内遇到

很多问题 ,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纯粹的电动汽车无

法得到应用 。目前世界上电动汽车的发展主流是

混合动力汽车 ,即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和汽油两种

动力来源的汽车 。这种汽车不但具有汽油车良好

的动力和续航性能 ,还同时具有清洁环保 、

经济节

油的优点 。

参考文献

:

[ 1 ]

李为立

,

杨慕杰

.

锂离子二次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发展

现状及展望

.

高分子材料科学工程

, 2005, Vol. 21, No. 2:

1 - 5.

[ 2 ]

杨 遇春

.

锂 离 子 二 次 电 池 产 业 化 现 况

.

新 材 料 产 业

,

2002, Vo l. 102, No. 5: 32 - 34.

[ 3 ]M. E. A rroyo y de Dompablo, G. Ceder. First - p rincip les

calculations on L ixN iO2: phase stability and monoclinic

disto rtion.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3, 119 - 121: 654

- 657.

[ 4 ]

李 维

,

应 皆 荣

,

万 春 荣

,

姜 长 印

,

唐 昌 平

,

雷 敏

.

NH4FePO4

H2O

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 iFePO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2005, Vo l. 15 Special 1: 84 - 87.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