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
理的困境与出路

——冲

破信息不对称与制度惯性的牢笼

[摘 要] 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面临着五大深层次困

境。通过运动式的专项整治行动不能治本,根本出路还在于转变监管模式,更新工作方法。
今后要逐步破除制约因素,推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整合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成立产品质
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放心让权,切实发挥协会的力量;加大惩罚力度,严打违法的
厂商和个人。

[关键词] 产品质量 食品安全 管理制度 专责机构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历来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国人口

众多,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前来经商、旅游的人数剧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相当关注,尤其是

2007 年 8 月开

始了为期四个月的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从实际工作来看,产品质量和食品

安全管理中的制度惯性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

“运动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需要从根本上破解原有制度的坚冰,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监管模式。

一、当前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分为出口商品和内销商品两个部分,出口商品由于

受到国际准则和标准的约束,相对较好;内销商品在质量、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等方面并不
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约束。即使政府不断加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国内的状况也要比出口
部门的问题复杂,不容易解决。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屡打不散、屡禁不止,必然有着它存在的客观

条件。分析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多数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

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主要集中在沿海,中西部还相对落后,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很大,流

动务工人员超过

1 亿人。总的来说,低收入群体的数量还比较大,这种情况为假冒伪劣商品

提供了滋生的客观环境。当前不少农贸市场(包括农村地区的集市)及其周边商店、灯光夜
市、工业区周围的大排挡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劣质食品的集中销售地,也是食品安
全的隐患区。之所以存在这些低劣商品集散地,首要原因是周边消费群体的经济收入低下,
为了省钱只好买假货。此外,低收入者对未来的预期较差,不敢花钱,只好购买一些价格低
廉的商品过日子,价格低廉者不乏假冒伪劣。

(二)地方政府保护

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地方封锁问题有所松动,但地方保护主义还相

对严重,为造假售假者提供保护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地方政

找食品资料上一览食品文库!

http://wk.yl1001.com/sp/